《新聞與創傷》是無國界記者(RSF)的系列專文,透過五篇文章探討心理創傷對記者的影響,內容包含如何採 […]
Recent Posts
《新聞與創傷》第一章:
Telegram 執行長遭捕對記者的意義
Telegram 是一款自稱安全且未經審查的通訊軟體。然而執行長 Pavel Durov 日前遭捕, […]
達特中心創傷與新聞手冊現提供中文版本
無國界記者(RSF)將達特中心(Dart Centre)發表的《創傷與新聞手冊》翻譯為中文。這本手冊 […]
香港的新法律威脅(第四篇):資訊取得受限
2020年頒布《國家安全法》後,香港政府更改相關行政手續和立法,阻礙各界取得過去為公開記錄的資料。記 […]
香港的新法律威脅(第三篇):煽動叛亂法
香港政府最近恢復了殖民時期的《煽動條例》,加上新通過的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》有關煽動罪的規定,為報導香 […]
香港的新法律威脅(第二篇):
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》(「第23條」)
香港政府在2024年3月通過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》,又稱「第23條」。 《基本法》的「第23條」規定新 […]
2025 德國無國界記者獎助金已開放申請
無國界記者(RSF)提供兩項可於柏林短期居留的報導獎助金,2025 年度正式開放申請。開放對象為現居 […]
威權政體針對記者的網路審查—基本介紹
無國界記者(RSF)在此向記者介紹規避威權政體進行網路審查所使用的技術,並提供維持安全通訊和取得資訊 […]
香港的新法律威脅(第一篇):國家安全法
中國政府在2020年通過《國家安全法》(NSL),此事標誌著香港自由的轉捩點。香港的司法制度曾以法治 […]
檢查網路服務是否遭到封鎖的工具 OONI
網路服務供應商有權在不予警告的情況下封鎖網站、通訊應用程式和線上服務 – 往往是應當局的 […]